郭仁宏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初期静养(术后1-2周):
保持手术部位的干燥和清洁,避免感染。
除非医生允许,不要负重,以保护术后修复的组织。
在床上进行简单的脚趾和足踝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
2.早期康复(术后3-6周):
开始在物理治疗师指导下进行轻微的被动活动,主要是增加关节的活动度。
使用支具或拐杖辅助站立,逐渐适应体重转移。
3.中期康复(术后6-12周):
开始加入主动运动,着重提高膝关节和髋关节的灵活性。
渐进式增加负重,训练站立和平衡能力。
可进行坐姿踩踏车等低强度有氧运动,帮助提高心肺功能。
4.后期康复(术后3-6个月):
逐步进行抗阻力训练,以增强腿部肌肉力量,包括股四头肌和腘绳肌。
增加负重行走时间和距离,在安全范围内恢复正常步态。
探索参加一些低冲击性运动,如游泳或水中健身,以提高体能和耐力。
5.长期康复(术后6个月以上):
恢复日常生活活动,并根据个人情况调整运动类型和强度。
定期随访检查,监控康复进程和复发风险。
持续进行柔韧性和力量训练,维护功能状态。
术后康复需要个性化调整,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进行适当调节。遵循医护人员的建议可最大化增强康复效果和减少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