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伴随玻璃体混浊和视力模糊可以采用哪些穴位治疗

2025-02-13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病情分析:青光眼伴随玻璃体混浊和视力模糊可以通过针灸刺激相关穴位进行辅助治疗,以改善症状。以下是常用的穴位及其作用机制。

1.攒竹

位置:眉头内侧凹陷处。

作用:攒竹穴具有疏风明目、缓解眼部疲劳的功效,可以促进眼周血液循环,减轻眼压升高的症状。

2.睛明

位置:内眼角稍上方的凹陷处。

作用:睛明穴主治各种眼疾,包括青光眼、视物模糊等症状,通过刺激该穴位能起到通络散瘀、清热解毒的作用。

3.太阳

位置:眉梢与外眼角连线中点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作用:太阳穴可缓解眼部胀痛并改善局部微循环,对于眼压升高引起的头痛也有明显效果。

4.四白

位置:瞳孔下方约1横指的凹陷处。

作用:四白穴能够祛风止痛,改善眼部供血不足,有助于恢复视力的清晰度。

5.风池

位置:后颈部,枕骨下,两大筋外缘凹陷处。

作用:风池穴疏通头颈经络,有效缓解头部不适,同时对视神经具有调节作用,可用于辅助治疗青光眼。

6.肝俞

位置:背部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作用:肝俞穴调节肝功能,促进肝血充盈,对因肝火旺盛或肝血不足导致的眼病具有辅助疗效。

7.光明

位置:小腿外侧,距腓骨前缘1.5寸。

作用:光明穴为胆经络穴,专治目疾,尤其对改善视力模糊、眼前黑影闪动的症状有帮助。

在使用这些穴位时需注意由专业针灸师操作,并定期复查眼压。应结合常规治疗方法,如降眼压药物或手术干预,以避免延误病情,保护视功能。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