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的类型、病因和可能的预防措施

2025-02-13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病情分析:高度近视是一种屈光不正的眼科疾病,通常指成年后近视度数大于600度。它可分为轴性近视和曲率性近视两类,其病因涉及遗传、环境及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因素。预防措施包括合理用眼、控制近距离工作时间、增加户外活动等。

1.高度近视的类型:

(1)轴性近视:眼轴过长是最常见的原因,光线在视网膜之前聚焦形成影像,导致远处物体看不清楚。

(2)曲率性近视:角膜或晶状体表面弯曲度过大,也会使光线无法正确聚焦到视网膜上。

2.病因分析:

(1)遗传因素:研究显示,如果父母双方均为高度近视,其子女患高度近视的风险可达50%以上。

(2)环境因素: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如写作业或使用电子设备)会增加眼睛疲劳,诱发近视加深。

(3)缺乏户外活动:日照不足可能影响眼内多巴胺的分泌,而多巴胺能抑制眼轴过快增长,从而降低近视进展速度。

(4)饮食与营养: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如锌)可能与近视发展有关,但这一观点尚需更多研究证实。

3.可能的预防措施:

(1)限制电子屏幕使用时间:建议儿童每日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不超过两小时,并确保每30-40分钟休息一次。

(2)增加户外活动:每天至少进行2小时户外运动,有助于延缓眼轴增长速度。

(3)科学用眼:保持良好的读写姿势,书本与眼睛的距离应保持在30-40厘米;避免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中用眼。

(4)定期眼科检查:建议儿童每年检查视力1-2次,及时发现近视问题并采取矫正措施,如佩戴合适的眼镜或接触镜。

(5)饮食调节:均衡摄入富含维生素A、C和E的食物,例如胡萝卜、柑橘类水果和坚果,可提供眼睛所需的营养支持。

高度近视若得不到有效管理,可能引发视网膜脱离、黄斑病变等严重并发症。通过科学的用眼习惯、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早期干预,可以显著减少其发生和发展的风险。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