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饱和脂肪: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品如牛肉、猪肉、奶酪和黄油中。过量摄入会增加血液中的LDL胆固醇,直接影响心血管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饱和脂肪的摄入应控制在总能量摄入的10%以下。
2.反式脂肪:常见于油炸食品、包装零食和一些人造黄油中。这种脂肪不仅提升LDL胆固醇,还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害心脏。许多国家已对此进行严格限制,但仍需注意日常摄入。
3.高胆固醇食物:红肉、内脏及某些海鲜含有较高胆固醇,这类食物若过量摄入,也会提升血脂水平。适量选择瘦肉和植物性蛋白可以帮助减低风险。
4.精制糖和碳水化合物:大量摄入糖分和精制谷物,如糖果、白面包和汽水,会促进体内甘油三酯升高,间接导致血脂紊乱。控制总糖摄入量对维持血脂稳定至关重要。
5.纤维摄入不足:膳食纤维可通过阻止胆固醇吸收来帮助降低血脂,尤其是溶解纤维如燕麦、豆类、水果和蔬菜中含量丰富。如果饮食中缺乏纤维,则可能增大血脂异常的风险。
为了有效管理个人血脂水平,应注意饮食均衡,合理搭配膳食,选择多样化、新鲜的食材,减少不良脂肪和糖分的摄入,增加纤维的摄入量。这有助于维持健康的血脂水平并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