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上消化道出血:
出血部位为胃、食管或十二指肠时,血液经过胃酸和消化酶的作用,会变成深色,通常表现为黑色柏油样的大便,这种现象称为黑便。
一般情况下,每天出血量大于50毫升才会出现明显的黑便。
2.下消化道出血:
如果出血部位在小肠远端、结肠或直肠,血液未经过较长时间的消化,可能会直接排出,表现为鲜红色的血便。
出血量较小时可混杂在粪便中,肉眼有时难以察觉,而大量出血则非常明显。
3.消化道的其他情况:
当出血速度较快且量大时,即使是上消化道出血,也可能因血液未充分被消化而呈暗红色甚至鲜红色。
长期少量慢性出血,有时不会明显改变粪便颜色,但可能导致潜血实验阳性。
消化道出血可能提示胃肠溃疡、息肉、肿瘤或静脉曲张破裂等疾病,需尽早查明病因并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