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作用机制:退热栓常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等成分,通过抑制下丘脑的前列腺素合成,调节体温中枢,从而达到降温效果。另外,它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可减轻因发热引起的不适感。
2.给药方式优势:通过肛门使用,可以避免胃肠道对药物吸收的影响,尤其是在呕吐或无法吞咽时具有明显优势。直肠血管丰富,吸收较快,通常在30分钟内开始发挥作用。
3.适用人群:适用于6个月以上的儿童以及某些特殊情况下的成人患者。但对于3个月以下婴儿,需要特别谨慎使用,应遵循医师建议。
4.剂量和注意事项:剂量应根据体重及年龄严格遵从说明书或医嘱,过量可能导致肝损伤。间隔时间一般不少于4-6小时,每日不超过4次。同时,肛周存在炎症或破损时,不建议使用,以免刺激局部组织。
退热栓使用方便且效果迅速,但应合理掌握剂量与频率,严格避免过度依赖,以防潜在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