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胃肠减压:
放置胃管进行胃肠减压,减少胃内容物和气体积聚,缓解腹胀,降低肠道压力。
每4-6小时检查胃管通畅情况,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以及性质。
2.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管理:
及时监测血清电解质水平,如钾、钠、氯离子浓度,避免电解质紊乱。
补充适量的静脉输液以维持循环血容量,纠正脱水及代谢性酸中毒或碱中毒。
3.营养支持:
在急性期禁食,通过静脉补充能量和营养物质。
症状缓解后根据医嘱逐渐恢复饮食,从流质、半流质到普通饮食,循序渐进。
4.疼痛管理:
根据疼痛程度使用镇痛药物,但需谨慎,以免掩盖症状变化。
尽量选择非药物干预,如体位调整等方式,缓解不适。
5.并发症预防:
密切观察是否出现感染、腹腔内穿孔等并发症的表现,如发热、腹痛加重等。
加强皮肤护理,特别是长期卧床患者,预防压疮发生。
6.心理疏导:
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安慰,减少焦虑情绪,提高配合治疗的意愿和效果。
以上护理措施需要在专业医护人员指导下执行,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