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外痔形成或发炎
外痔主要位于齿状线以下,其特点通常是局部肿胀、瘙痒甚至剧烈疼痛。当外痔发生血栓形成或感染时,即使没有出血,也会因炎症导致排便时疼痛。
2.混合痔水肿或嵌顿
混合痔结合了内痔和外痔的特征,如果痔核脱垂至肛门外且无法复位,可能出现嵌顿,导致缺血、水肿和剧烈疼痛。这种情况下即便无出血,大便过程仍可能引起不适。
3.肛裂伴随痔疮
痔疮患者常伴有肛裂,这是一种肛管皮肤破损的情况,会导致排便时撕裂样疼痛,但未必一定伴随出血。其疼痛多在排便后加重,并可能持续数小时。
4.痔疮突出并压迫神经
脱出的痔核若体积较大,可能压迫周围神经末梢,从而引发疼痛,尤其是在排便时,因受粪块挤压疼痛感更为明显。
5.继发感染或其他病变
如果痔疮部位受到细菌感染,容易出现红肿热痛等表现,排便时因局部黏膜刺激疼痛更加明显。还需警惕某些直肠疾病,如肛周脓肿或肛瘘等。
避免盲目处理痔疮引起的疼痛,应尽早明确病因并采取针对性治疗,可通过温水坐浴、饮食调整及药物缓解症状。如反复发作或症状严重,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手术干预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