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性关节病是什么

2025-02-05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病情分析:骨性关节病,又称为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关节疾病,主要影响中老年人。其特征是关节软骨的退化和磨损,以及随后的骨质增生和关节变形。

1.发病机制:随着年龄增长,关节软骨逐渐磨损,并不能有效地进行自我修复。这导致关节表面的光滑度下降,增加了骨头之间的摩擦,使得骨端硬化并产生骨刺。

2.影响范围:骨性关节病常发生于负重较大的关节,如膝、髋、脊柱和手指关节。患者通常会经历关节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等症状。

3.风险因素:

年龄:40岁以上的人群更易患上此病。

性别: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到影响,尤其在绝经期后。

超重或肥胖:增加关节的负荷,加速软骨的磨损。

关节损伤:过去的关节损伤可能增加发病风险。

遗传因素:家族史也是一个重要的风险因素。

4.诊断:依靠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X射线或MRI)来确诊。

5.治疗方法:

非药物治疗:包括理疗、体重管理和锻炼以减轻症状。

药物治疗:使用止痛药和消炎药来缓解不适。

手术治疗:严重病例可能需要关节置换手术。

通过了解骨性关节病的发病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可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保持健康体重和避免过度使用关节,以降低患病风险。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