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环境变化:在白天或活动中,身体处于较为紧张或兴奋的状态。当准备入睡时,环境的改变,如灯光的减弱和卧室的安静,可能反而让大脑开始活跃,从而感到精神。
2.昼夜节律:人体有自己固定的生物钟,也叫昼夜节律。在某些时间段,大脑会自然地变得更清醒,即使是在晚上。这种现象可以导致即使疲倦,躺在床上仍然难以入睡。
3.心理因素:压力、焦虑或其它情绪问题可能在夜晚变得突出,当人躺下来试图放松时,这些想法会浮现在意识中,使人更加清醒。
4.蓝光影响:使用电子设备(如手机、电脑)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从而影响入睡的能力。建议在睡前至少一小时减少屏幕时间。
5.不规律的作息习惯:不规则的睡眠时间会扰乱人体的生物钟,使得在想要入睡的时候感到清醒。
6.饮食和生活方式:咖啡因摄入过多、饮酒、缺乏运动等也可能影响入睡。
调整日常生活中的某些习惯,如创建固定的就寝时间、睡前放松练习、减少对电子设备的依赖等,可能有助于改善这种状况。同时,若长时间存在睡眠困难,咨询专业医生以寻求帮助是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