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症状:患者通常会经历心悸、呼吸急促、出汗、震颤、头晕、恶心等身体不适。这些症状可能会非常真实且令人痛苦。
2.诊断标准:为了诊断躯体性焦虑症,症状必须持续存在至少6个月,并且没有其他躯体疾病能够解释这些症状。同时,患者对症状的担忧和焦虑显著影响其日常生活。
3.发病率:研究表明,躯体性焦虑症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生率约为5%至7%,女性多于男性。该病常在青壮年期开始出现,且可以伴随其他精神障碍如抑郁症。
4.治疗: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和药物治疗。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患者识别并改变其思维方式,从而减少对身体症状的过度关注。药物治疗主要使用抗抑郁药物,如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
5.预后:多数患者经过适当的治疗可以显著改善生活质量。一些患者可能需要长期治疗来管理症状并防止复发。
尽管躯体性焦虑症不是由躯体疾病引起,但它可以对患者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理解这一点对于有效管理和治疗这种障碍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