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检查和确定病因:
肾积水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先天性泌尿系统狭窄、结石、肿瘤、尿路感染等。应通过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及血尿常规分析明确肾积水程度以及是否伴随感染。尿液异味可能提示感染,需要进一步培养明确致病菌种类。
2.改善梗阻:
若因尿路梗阻导致积水,可采用导管引流、扩张手术或其他介入手段疏通尿路。如伴有较严重的肾功能受损,有时需要放置肾造瘘管以缓解压力并保护肾脏。
3.控制感染:
如果尿液异味是由于感染引起,需根据尿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疗程一般为7-14天,但具体用药方案须遵循医生建议。同时需保持良好的水分摄入,促进尿液稀释和排泄。
4.监测和预防复发:
定期复查泌尿系统及肾功能状况,观察肾积水的进展情况。对于易复发的患者,应注意饮食结构调整,如减少高钙、高草酸食物摄入,以降低尿路结石形成风险。还需保持卫生,预防尿路感染。
肾积水若未及时处理可能导致肾功能不可逆损伤,因此发现尿液异常气味或其他症状时,应尽快评估处理以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