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评估是否存在感染:留置导管后,尿路感染较为常见。细菌侵入尿路可能引起尿痛,伴随尿急、尿频,甚至发热等表现。如果怀疑有感染,需及时进行尿液检查,包括尿常规和培养。如果确诊感染,医生会根据病原菌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2.缓解机械刺激:导管本身可能对尿道黏膜造成一定的刺激,引起局部的不适和疼痛。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导管位置,避免过度牵拉。同时,增加导尿管外口的润滑或者使用硅胶材质的导管,可减轻刺激。
3.调节尿液的酸碱度:尿液偏酸性时容易加重疼痛感。通过多饮水稀释尿液,每日摄入1500-2000毫升水分,同时遵医嘱使用碱化尿液的药物(如枸橼酸钾)可减少尿液对受刺激部位的刺激。
4.消除局部炎症反应:如果尿痛伴随明显的排尿不畅或血尿现象,可能是局部炎症所致。医生可能开具抗炎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或镇痛剂,用于缓解症状。
5.警惕膀胱痉挛:留置导管期间容易出现膀胱痉挛,导致尿痛或下腹部疼痛。这种情况下,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胆碱能药物(如溴丙胺太林)缓解痉挛症状。
6.保持导管周围清洁:每日清洗尿道口及导管周围皮肤,防止微生物滋生。使用温水清洁,每天至少清洗两次,避免肥皂等刺激性化学品。
7.及时复查:若上述处理后症状仍无缓解,需尽早就医复查,确保没有严重并发症,如尿路阻塞或继发性损伤。
术后恢复过程中,科学管理导尿管和注意卫生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通过积极配合治疗能够有效缓解症状并促进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