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泌尿系统结石的形成:结石是由尿液中的矿物质和盐类异常沉积形成的硬块,常见于肾、输尿管、膀胱或尿道。它们表面粗糙、不规则,容易对周围组织造成刺激或损伤。
2.机械性摩擦导致黏膜受损:当结石沿着尿流方向移动时,会与尿路的黏膜接触。由于结石边缘通常较为锋利,尤其是在输尿管等狭窄部位,通过过程中可能刮伤黏膜,造成局部出血。
3.尿液冲击加重损伤:排尿过程中的尿液流动会增加结石与黏膜之间的摩擦力,使黏膜损伤程度进一步加剧,导致出血的发生。
4.炎症反应加重局部脆弱性:结石长期存在可能诱发泌尿系统感染或局部炎症,这会导致黏膜更易受到损伤,引发血尿。
5.血尿的表现形式:轻微损伤多表现为显微镜下血尿,即仅在尿液分析时发现红细胞;损伤较重时则可能出现肉眼可见的尿液颜色变化,如呈粉红色、红色或茶色。
尿血是一种需关注的重要信号,如伴随腰腹部剧烈疼痛、高热、排尿困难等症状,应尽快就医检查,包括影像学检查和尿液分析,以明确结石大小、位置以及是否合并感染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