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诊断功能:
支气管镜能够通过插入呼吸道直接观察病变部位,并结合影像技术如超声支气管镜定位病灶。适用于直径较小的肺结节,特别是距离支气管较近的部位。研究显示,对于直径在2厘米以下的结节,定位准确率可以达到70%-90%。
2.辅助穿刺:
借助支气管镜下的活检钳或针状工具,可以对肺结节进行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以确定其良恶性。与传统CT引导的穿刺相比,其操作风险更低,尤其是在避免气胸方面具有优势。
3.术前标记:
对于需要手术切除的肺结节,支气管镜可协助进行标记。例如,通过注射染料或放置金属标志物来精确定义切除范围,从而减少术中寻找肿瘤的时间。
4.靶向治疗:
一些先进支气管镜技术还可用于肺结节的局部治疗,比如光动力疗法或射频消融。这些方法可以在早期癌症或者无法手术的患者中提供有效干预。
尽管支气管镜在肺结节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对于较远离支气管或过于微小的结节,其作用可能受限,需要结合其他影像引导手段。同时,应注意在操作过程中监测患者状态,防止出血、感染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