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的原因

2024-11-15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病情分析:心脏骤停是指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导致血液循环中断的一种急危重症状。这种情况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冠状动脉疾病:这是心脏骤停最常见的原因,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冠状动脉堵塞会使心肌缺血,从而引发致命的心律失常,如室颤。

2、心肌病:包括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和限制型心肌病等,这些疾病会改变心肌的结构和功能,增加心律失常的风险。

3、先天性心脏病:一些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如长QT综合征、布鲁加达综合征等,可导致心脏电活动紊乱,引发心脏骤停。

4、心力衰竭:严重的心力衰竭患者由于心脏功能显著下降,容易出现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增加心脏骤停的风险。

5、电解质紊乱:如高钾血症、低钾血症、高钙血症等,这些电解质平衡失调会影响心脏的电活动,导致心律失常。

6、药物或毒物作用:某些药物,特别是抗心律失常药物及一些毒物,如某些农药中毒,会干扰心脏电活动,诱发心脏骤停。

7、严重感染:比如败血症,可能导致心脏功能衰竭,进而导致心脏骤停。

8、创伤或出血:严重的胸部创伤或大量出血也能导致心脏骤停。

9、其他:包括肺栓塞、严重休克等情况,都有可能引发心脏骤停。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