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是怎么得的

2024-11-15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病情分析:心脏病的形成原因复杂,通常与多种因素相关。

动脉粥样硬化是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动脉粥样硬化是指在动脉壁上形成斑块,这些斑块由脂质、胆固醇、钙和其他物质组成。斑块的积累会导致动脉变窄、变硬,从而阻碍血液流向心肌。当血流减少或中断时,心肌会因为缺氧而受到损伤,进而引发冠心病或心肌梗死。

高血压也是心脏病的重要诱因。持续的高血压会增加心脏的工作负担,导致心肌肥厚,心脏功能逐渐下降,最终可能引发心力衰竭或冠心病。

高血脂,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升高,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加速斑块的增长。高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二者共同作用增加心脏病的风险。

吸烟是心脏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血管内皮,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此外,吸烟还会导致血液中有害物质的增加,如一氧化碳,从而降低血液携氧能力,加重心脏缺氧状态。

糖尿病患者的心脏病风险显著增加。长期高血糖状态会损伤血管,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的发生,增加心脏病发作的可能性。

肥胖和缺乏运动也是心脏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肥胖会导致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的发生,而缺乏运动会使这些危险因素加重,进一步增加心脏病的风险。

家族遗传因素在心脏病的发生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如果直系亲属中有心脏病史,那么患心脏病的概率会显著增加。

心理压力与情绪因素也被认为是心脏病的促发因素。长期的压力、焦虑和抑郁情绪会通过影响血压、心率以及血液中某些激素的水平,间接增加心脏病的风险。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