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临床症状与病史:医生会详细询问病史,尤其关注近期是否有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感染或免疫系统异常等情况。常见症状包括胸痛、呼吸困难、心悸、乏力和发热。
2、体格检查:通过听诊器检查心脏音,可能发现心包摩擦音或其异常心音。血压测量、脉搏检查也是重要环节。
3、实验室检查:血液化验,如全血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血清酶(如肌酸激酶、心肌肌钙蛋白)和病毒抗体水平,有助于评估炎症活动和心肌损伤程度。
4、心电图:心电图检查可以显示心律失常、ST段变化或T波异常,这些都是心肌受损的潜在指标。
5、超声心动图:通过超声波成像,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包括心腔大小、心肌运动及心包积液等情况。
6、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成像):心脏磁共振成像可提供更详细的心肌组织影像,评估水肿、瘢痕和心肌炎症。
7、心内膜心肌活检:在特定情况下,通过导管从心脏内取少量心肌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以明确炎症和损伤细胞类型。这一方法虽然侵入性较高,但在疑难病例中具有诊断价值。
这些方法结合起来,可以为医生提供全面的证据,以准确诊断心肌炎并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