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尿液分析:
使用试纸法进行初步筛查,包括检测白细胞、硝酸盐、红细胞和蛋白质等指标。
在显微镜下观察尿液沉渣,评估白细胞和红细胞数量,以及是否存在细菌或酵母菌。
2.尿液培养:
采集中段尿样本进行培养,是诊断细菌性尿路感染的金标准。
培养结果中,如果细菌数量达到或超过10^5CFU/mL,意味着感染可能性较高。
对于有症状但细菌数量低于10^5CFU/mL的患者,也需综合考虑临床表现进行判断。
培养过程中还可进行药敏试验,以确定有效的抗生素治疗方案。
3.血常规检查:
对于严重感染或全身症状明显者,可进行血常规检查。
检查结果可能显示白细胞计数升高或其他炎症指标异常。
4.影像学检查:
对于反复感染或怀疑有解剖异常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超声、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
这些检查有助于评估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情况,排除结石、肿瘤等合并症。
及时发现和准确诊断细菌性尿路感染,对于合理治疗和预防并发症非常重要。患者应尽早就医,根据医生建议进行相应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