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未分类结晶高是怎么回事

2024-12-21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病情分析:尿常规检查中发现未分类结晶增高可能反映了肾脏或泌尿系统潜在的代谢问题或饮食习惯的改变。未分类结晶是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非特定形态的尿液结晶,通常需要进一步分析以确定其性质。

1.尿路感染:尿路感染可能导致尿液pH值的变化,从而促进异常结晶的形成。建议进行尿培养以明确感染原因。

2.代谢性疾病:如高尿酸血症、痛风等,尿液里可能出现尿酸盐结晶。血液和尿酸水平检测可以帮助确诊。

3.酸碱平衡改变:摄入某些食物或药物,如菠菜、浓茶、大量维生素C,会影响尿液的酸碱度,导致结晶析出。调整饮食结构有助于改善这一情况。

4.脱水:脱水时尿液浓缩,容易形成结晶。增加水分摄入有助于稀释尿液,减少结晶生成。

5.肾结石:肾结石患者尿中常有结晶出现。影像学检查如CT或超声波能更准确地评估肾结石的存在及大小。

尿常规检查结果中的未分类结晶增高并不一定代表重大健康问题,但若出现持续症状或其他异常,应尽快咨询专业医生进行详细检查和对症治疗。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