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艾灸产生热效应:艾灸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温热刺激穴位,使气血流通,从而达到调节身体功能的效果。热量导致皮肤毛孔扩张,汗液增多,有助于身体排除多余水分。
2.湿气排出:一些人在艾灸后会出现皮肤表面有水珠或潮湿感,这是因为体内湿气被激发出来。中医理论认为,湿气是导致许多健康问题的因素之一,通过艾灸促进代谢,可以帮助排出湿邪。
3.皮肤自然反应:在热刺激下,皮肤会发生一系列保护性反应,包括出汗和局部组织液渗出,这并非异常现象,而是机体自我调节的一部分。
如果在艾灸过程中出水现象不严重且无其他不适,可以继续进行。但若伴随疼痛、红肿等情况,应暂时停止,并咨询专业人士进行评估,以确保安全有效地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