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是否患有高度近视

2025-03-16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病情分析:高度近视是指眼睛的屈光度超过-6.00屈光度(600度),它是一种常见的屈光不正。当怀疑患有高度近视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

1.屈光度检查: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验光检查可以获得精确结果。验光检查能准确测量眼睛的屈光度数。如果屈光度大于-6.00屈光度,则可被诊断为高度近视。

2.视觉模糊:患者通常会感到远处物体模糊不清,需眯眼才能看清楚。这种情况往往会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引起注意。

3.眼轴长度:高度近视的一个特征是眼轴比正常人更长。正常眼轴长度一般在23-24毫米,而高度近视者的眼轴可能超过26毫米。在医院通过生物测量仪器可以检测到眼轴长度。

4.家族史:高度近视具有一定遗传性。如果家庭成员中有人患有高度近视,那么其他家庭成员也有可能发生这种情况。

5.合并症状:高度近视患者可能合并出现其他眼部问题,如玻璃体浑浊、视网膜脱离等,需要专业眼科检查确认。

定期眼科检查对于早期发现和管理高度近视非常重要。及时就医能够有效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