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原因:
遗传因素:研究表明,抽动症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家庭中有成员患有抽动症,其他成员也可能出现类似症状。
神经化学不平衡:多巴胺和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的不平衡被认为与抽动症有关,这些递质在调节情绪和运动控制中起重要作用。
环境因素:一些研究指出,孕期和出生后的环境因素,比如感染、心理压力和头部外伤,可能会增加发生抽动症的风险。
2.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抗精神病药物如氟哌啶醇和阿立哌唑常用于减轻抽动症状。某些血压药物也可帮助减少抽动频率和严重程度。
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和习惯逆转训练被证明对缓解抽动症状有效。这些疗法旨在提高患者对抽动产生前驱感受的识别,并用其他动作替代不自主抽动。
结合治疗方式:有时需要将药物和行为疗法结合使用,以取得更佳效果。
抽动症是一种复杂的神经生理问题,通常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进行个体化治疗。及时诊断和干预可以有效管理症状,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