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神经损伤:双下肢瘫痪多由脊髓损伤导致,这种损伤可能是由于外伤、感染或疾病引起,如脊髓损伤、椎间盘突出、脊髓炎等。神经信号无法传递到下肢肌肉,使其失去力量和协调性,导致瘫痪。
2.肌肉萎缩:由于神经信号无法刺激肌肉活动,长期不使用会导致肌肉萎缩,即使有外部支持帮助站立,肌肉也无法提供足够的力量。
3.康复辅助设备:现代医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些辅助设备,如站立床、站立架和外骨骼机器人,这些设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双下肢瘫痪的患者实现被动式站立。研究显示,这类设备可以帮助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并可能减轻骨质疏松。
4.康复训练: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可能有助于提高上半身肌肉力量和核心稳定性,但对于完全瘫痪的患者,不具备自主站立的能力。
在现有技术和医学知识范围内,双下肢完全瘫痪的患者无法通过自身力量站立。可考虑使用专门设计的辅助设备进行康复训练以改善其他健康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