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琼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1.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脂肪在肝脏中过度积聚的一种情况,与多种代谢因素有关,包括肥胖、糖尿病和血脂异常。
2.LDL-C通常被称为“坏”胆固醇,因为其水平升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研究表明,血液中LDL-C浓度过高,会导致肝脏对脂质的处理能力下降,使脂肪更容易在肝脏中积聚。
3.大约25%的人群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影响,特别是在具有代谢综合征的个体中,这一比例可能更高。代谢综合征包括高血压、高血糖、腹型肥胖和血脂异常。
4.一项研究显示,血清LDL-C水平与肝内脂肪含量的增加有显著相关性,而降低LDL-C水平的治疗,如使用他汀类药物,可以改善肝脏脂肪积累。
控制胆固醇水平,尤其是LDL-C,对于预防及管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重要的。健康的饮食习惯和定期锻炼可以帮助维持正常的胆固醇水平,并减少脂肪肝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