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消化系统疾病筛查:导致腹胀的疾病可能包括胃炎、胃食管反流病、幽门螺杆菌感染、小肠细菌过度生长、胰腺功能不全或肠梗阻等。如果腹胀长期存在且伴随体重下降、便血、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
2.饮食调节:某些食物容易产生气体,如豆类、十字花科蔬菜(如卷心菜、花椰菜)、碳酸饮料等。适当减少摄入,同时可以尝试低FODMAP饮食,这种饮食限制了容易发酵的短链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对缓解功能性腹胀有一定帮助。
3.食物不耐受评估:乳糖不耐受、麸质不耐受等都可能导致腹胀。可通过食物日记记录食物与腹胀症状的关系,或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排除饮食试验。
4.改善肠道菌群:肠道微生态失衡可能是腹胀的重要原因。益生菌补充可以调整肠道菌群,特别是含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产品,有研究显示其对某些类型的腹胀有效果。
5.药物治疗:根据病因选择药物。例如,症状由胃肠动力不足引起时,可以考虑促动力药;如果因胃酸分泌过多导致腹胀,可使用质子泵抑制剂。肠道气体积聚较多时,也可以选用消泡剂。
6.生活方式改变:避免吃得过快、进餐时减少吞咽空气,戒烟酒,保持规律作息,避免久坐。适当增加运动量,比如步行、瑜伽等有助于肠胃蠕动。
7.心理因素管理:焦虑、压力大等心理问题会影响肠道神经功能,诱发或加重腹胀。放松训练、心理咨询或认知行为疗法均可能有所帮助。
腹胀虽然不是严重疾病,但如果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或伴随其他异常表现,应寻求医疗建议以明确诊断并进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