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益生菌种类选择不当:益生菌种类繁多,不同的菌株作用于人体的效果会有所不同。例如,一些嗜酸乳杆菌可能适合缓解腹泻,但未必对便秘有效,而双歧杆菌类可能更有助于促进排便。若使用了不适合自身情况的益生菌,可能适得其反。
2.初期不适反应:服用益生菌初期,有些人可能会出现短暂的不适,包括胀气、腹痛和便秘。这是由于肠道内的菌群正在重新平衡,通常在数天至一周内症状会逐渐消失。但如果持续时间较长,需考虑停止服用并咨询医生。
3.摄入量过多:服用益生菌需要适量,如果一次性摄入大量益生菌产品,可能导致肠道负担增加,从而诱发或加重便秘问题。建议遵循包装说明或专业医师建议的剂量,避免超量使用。
4.饮水不足:益生菌的活性需要足够的水分支持,同时纤维摄入也是促进肠道蠕动的重要因素。如果饮水不足,同时膳食纤维含量较低,可能减弱益生菌的功效,甚至加重便秘。
5.原有健康问题:便秘可能由慢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或药物副作用引起。如果基础疾病未得到控制,单纯补充益生菌可能难以改善症状,甚至因干扰肠道菌群而加重不适。
必要时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与水分摄入,以及适量运动来促进肠道健康。同时,应根据自身情况谨慎选择合适的益生菌产品,避免盲目跟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