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这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主要表现为腹痛、便意不尽感和排便困难。根据研究数据,全球约10%-15%的人群会受到此类疾病的影响,多与肠道敏感性增强和肠蠕动异常相关。
2.粪便嵌塞:长期便秘可能导致粪便在直肠内堆积形成硬块,不仅会产生腹痛,还可能影响正常排便。老年人和活动量较少的人群尤为高发,占便秘患者的30%左右。
3.肛肠疾病:如痔疮、肛裂或直肠脱垂,这些疾病可引起排便时疼痛,导致患者因惧怕排便而加重症状。直肠内的病变也可能导致排便费力或不畅。
4.肠道梗阻:完全性或部分性的肠道梗阻可能导致腹痛以及排便减少或停止。其常见原因包括肠粘连、肿瘤或炎症性肠病。这种情况通常伴有明显的腹胀或呕吐。
5.饮食与生活习惯因素:低纤维饮食、水分摄入不足和久坐的生活方式都可能导致便秘及腹痛的发生率增加。据统计,成年人每日膳食纤维摄入应达到25-30克,但很多人远远达不到这一标准。
如果症状持续存在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完善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如腹部超声或CT)以及肠镜等检查,以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