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饮食结构问题
纤维素摄入不足是主要原因之一。每日推荐膳食纤维摄入量为25-30克,但许多人长期以精细加工食品为主,缺乏水果、蔬菜和全谷物,这会导致肠道蠕动减慢。
2.饮水量不足
成年人每天需要摄入约1500-2000毫升水。如果饮水量不足,大肠会吸收更多粪便中的水分,造成粪便干硬。
3.久坐缺乏运动
长期久坐或缺乏运动会降低肠道蠕动能力,导致粪便滞留,进一步形成小颗粒状排泄物。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4.排便习惯不良
忽视排便信号或经常憋便,会让大便变得更加干燥坚硬。规律的排便行为可以帮助维持正常肠道功能。
5.精神压力与焦虑
长期处于压力状态可能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发肠道蠕动异常,从而出现便秘相关症状。
6.肠道疾病
慢性肠易激综合征、肠梗阻或肠道狭窄等疾病也可能诱发类似便秘表现。如果羊屎蛋状便长期存在且伴随腹痛、腹胀等症状,应考虑肠道疾患。
7.药物影响
某些药物如抗抑郁药、抗组胺药、止痛药(尤其是阿片类)可能会导致肠道蠕动减慢,形成便秘。
8.其他身体因素
高龄、甲状腺功能减退以及怀孕期间因为激素水平变化和肠道压迫,也会增加便秘概率。
建议调整生活方式,包括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保持充足饮水量和适当运动。如果症状持续存在或伴发其他异常情况,需尽快就医筛查潜在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