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健康的粪便:理想的粪便形态为圆柱形、柔软但成型,长度通常在10到20厘米之间。这是因为水分和纤维含量适中,肠道蠕动正常。
2.颗粒状或硬结块:像羊粪一样的小颗粒,说明粪便在大肠内停留过久,水分被过度吸收,可能与饮水不足、膳食纤维缺乏或肠蠕动减慢有关。
3.松散不成形:如果粪便较为稀松且不成形,可能与肠道菌群失衡、饮食习惯的突然改变或轻微的腹泻有关。
4.长条但带裂纹:长条形但表面有裂纹,提示轻微缺水。虽然基本健康,但可能需要增加饮水量。
5.水样便:完全液体状的排泄物通常是腹泻的表现,多与感染、食物中毒、炎症性肠病或乳糖不耐受等因素相关。
6.扁平或细如铅笔:粪便明显变细,可能预示直肠受压迫或肠道有狭窄情况,需要警惕肿瘤或其他结构性异常。
7.带黏液或血丝:如果粪便中有异常分泌物或血液,应尽早就医筛查炎症性肠病、溃疡或息肉。
良好的肠道功能离不开充足的水分摄入、均衡的膳食纤维以及规律的作息习惯。如果长期观察到粪便形状异常,应咨询专业医生明确原因并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