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风湿免疫科
1.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
非布司他: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减少尿酸的生成,适用于对传统药物(如别嘌呤醇)不耐受或效果不佳的患者。
副作用包括肝功能异常、皮疹和胃肠道不适。
2.Uricase类药物:
佩格洛酶:是一种重组尿酸氧化酶,可以将难溶的尿酸转化为易溶的阿霉菌酸,从而降低血尿酸水平。适用于慢性难治性痛风患者。
可能引起输液反应和抗体产生,需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
3.IL-1抑制剂:
卡那单抗:主要用于减轻急性痛风发作时的炎症反应,通过抑制白介素-1的作用来缓解疼痛和肿胀。
潜在副作用包括感染风险增加和注射部位反应。
4.新型非甾体抗炎药:
塞来昔布:通过抑制环氧合酶-2(COX-2)减少炎症和疼痛,与传统NSAIDs相比,胃肠道副作用较少。
应避免长期大量使用,以防止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
这些新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已展现出良好的疗效,但并不能完全根治痛风,仅能帮助有效管理病情及预防复发。在使用任何药物前,应咨询专业医师,根据个人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同时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以辅助病情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