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欣欣主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1.感染部位和深度:
疖肿:通常是由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感染深入至毛囊及其周围组织,形成一个充满脓液的红肿包块。
毛囊炎:主要是表浅的毛囊感染,感染限于毛囊本身及其附近的小范围皮肤,不涉及深层组织。
2.症状表现:
疖肿:开始时为疼痛的小红点,逐渐变大,形成明显的包块,伴有剧烈的疼痛和压痛感,可能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包块中央可见白色或黄色脓头。
毛囊炎:表现为红色丘疹或脓疱,直径较小,常伴有瘙痒或轻微疼痛,一般不会引起全身症状。
3.致病因素:
疖肿: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常见于摩擦、汗湿的部位,如颈部、面部、腋下和臀部。免疫力低下、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
毛囊炎:除金黄色葡萄球菌外,其他病原菌及真菌也可引起,常见于剃须后或穿紧身衣物后,容易发生于面部、头皮、臀部、腿部等处。
4.治疗方法:
疖肿:需要进行局部消毒处理,严重时需切开引流脓液,必要时口服或静脉使用抗生素治疗。
毛囊炎:一般局部涂抹抗生素药膏即可好转,注意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和进一步摩擦。
疖肿和毛囊炎在病理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上均有所不同。了解这些区别有助于及时识别和正确处理这两种常见的皮肤感染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