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病因及类型:
脑积水是由于脑脊液在脑室系统中的过度积聚导致的病理状态,可分为交通性脑积水和非交通性脑积水。
交通性脑积水是指脑脊液可以自由流动但吸收功能障碍;非交通性脑积水则是由阻塞导致脑脊液无法正常流动。
2.症状及表现:
常见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视力模糊、步态不稳和认知功能减退。
在婴儿中,可能表现为头围增大、前囟门膨隆和发育迟缓。
3.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目前药物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如降低颅内压的利尿药物,但效果有限。
外科手术:主要包括脑室腹腔分流术(V-P分流)和内镜第三脑室造瘘术(ETV)。
V-P分流术通过植入分流管将多余的脑脊液引流到腹腔,以减轻颅内压力。
ETV通过内窥镜技术在脑室内打孔,使脑脊液能够重新流通到脑脊液循环系统。
4.自行消退的可能性:
脑积水自行消退的情况极为罕见,尤其是在成人中。婴儿若有轻微的交通性脑积水,有时随着生长和发育可能有所改善,但仍需密切监测和医疗干预。
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于控制脑积水的症状和防止并发症的发展至关重要。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评估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