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近视的定义:近视是一种屈光不正现象,光线进入眼睛后聚焦在视网膜前方,而不是直接在视网膜上,导致看远处物体模糊。通常,采用负数表示近视度数,如-2.00表示200度近视。
2.高度近视标准:高度近视一般指屈光度达到或超过-6.00,即600度。这意味着眼球前后的长度比正常人长,光线会过早聚焦,造成远视物体模糊。
3.高度近视的风险:高度近视不仅影响日常视力,还可能增加多种眼部疾病的风险,如视网膜脱离、青光眼和黄斑病变。这些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严重的视力损害甚至失明。
4.预防和管理:定期眼科检查非常重要,尤其对于有高度近视家族史的人群。建议每年进行详细的眼底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可能的眼部病变。合理用眼,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适当参加户外活动,对延缓近视进展也有帮助。
5.治疗方式:高度近视者可以通过佩戴眼镜、隐形眼镜或接受手术如激光矫正手术等方法改善视力。并非所有人都适合手术,需要经过详细检查和医生评估。
高度近视屈光度对日常生活和眼部健康有较大影响,应重视眼科检查和保护措施,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