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焦虑与大脑结构的关系:研究表明,长期处于高度焦虑状态可能会导致大脑某些区域发生变化。尤其是海马体和前额叶皮层,这两部分在情绪调节和记忆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长期焦虑可能导致这些区域体积减少。
2.具体数据:一项研究发现,长期焦虑和压力可能使海马体体积减少8%到10%。另一项研究显示,慢性焦虑可增加杏仁核活动,导致大脑中的应激反应系统过度活跃,从而损害大脑结构。
3.生理机制:焦虑引发的持续高水平应激激素(如皮质醇)可能损伤神经元,特别是在海马体。这种慢性应激状态可能导致大脑中的神经回路发生改变,进一步影响认知功能和情绪调控。
4.临床观察:一些患有焦虑障碍的患者在影像学检查中可以看到大脑结构的微小变化。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焦虑患者都会出现脑萎缩现象。
尽管焦虑不会直接导致脑萎缩,但长期严重的焦虑可能通过复杂的生理机制对大脑产生负面影响。保持心理健康,通过适当的治疗和干预,可以有效减轻焦虑对大脑的潜在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