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神经损伤怎么检查

2024-11-01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病情分析:周围神经损伤的检查包括临床评估和辅助检查,通过这些方法可以确定损伤的部位、程度以及影响。以下是具体的检查步骤和方法:

1.病史采集

了解患者是否有外伤史,如车祸、跌倒、锐器伤等。

是否有重复性劳损,长期从事某些需要手腕、肘部或肩部频繁活动的工作。

有无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这些疾病可导致神经病变。

2.体格检查

感觉检查:通过触觉、温度觉、痛觉等测试,确定受损神经的分布区域,常用针刺法、棉签触碰法等。

运动检查:评估肌肉力量,观察是否有肌肉萎缩、无力或瘫痪,通常使用徒手肌力检查法。

反射检查:检查深反射(如膝跳反射、踝反射)和浅反射(如腹壁反射),判断反射弧是否完整。

3.电生理检查

神经传导速度测定:评估神经传导速度,正常情况下,神经传导速度应在50-70米/秒左右,受损时速度会减慢。

肌电图:记录肌肉放电活动,判断神经对肌肉的支配情况,观察是否存在失神经性变化。

4.影像学检查

超声:帮助评估神经结构的改变,如增厚、水肿等。

磁共振成像:提供更为详细的软组织结构影像,有助于识别神经压迫或炎症的原因。

5.实验室检查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检测,排除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

维生素B12、叶酸水平测定,排除营养不良导致的周围神经病变。

周围神经损伤的诊断需要结合病史、体格检查、电生理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种方法综合评估。通过全面的检查,可以明确损伤的性质和范围,从而指导下一步的治疗策略。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