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把脉的原理是什么

2024-10-28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病情分析:中医把脉的原理基于身体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状态的反映,通过触摸桡动脉等部位的脉象来诊断疾病。以下是详细说明:

1.脉象分类:根据脉搏的形状、速度、力度等,可以将脉象分为浮、沉、迟、数、洪、细、弦、紧等28种。这些脉象能反映出不同的病症和身体状况。例如,浮脉多见于表证、虚劳;沉脉多见于里证、积滞等。

2.脉位分区:在手腕桡侧,常用寸口脉(桡动脉)来进行脉诊。寸口脉又分为寸、关、尺三部,分别对应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肾、大肠、小肠、膀胱)的健康状况。

3.左右手脉象:左右手的寸、关、尺脉反映不同脏腑的情况。左手寸脉主心,小肠;关脉主肝,胆;尺脉主肾(阴)。右手寸脉主肺,大肠;关脉主脾,胃;尺脉主肾(阳)。

4.脉象的变化:通过观察脉象的变化,可以判断病情的寒热、虚实。例如,紧张有力的脉象多为实证;软弱无力的脉象多为虚证;快而急促的脉象多为热证;缓慢而迟钝的脉象多为寒证。

中医把脉是一项复杂且细致的诊断技术,通过对脉象的分析,能够提供关于患者整体健康状况的信息及指导治疗方案。在实际操作中,需要中医师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