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腺癌周围型癌标本如何处理

2025-08-14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于韶荣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内科

病情分析:肺腺癌周围型癌标本的处理方法包括几个关键步骤,以确保准确的病理诊断和后续治疗决策。

1.固定:标本采集后,应立即进行固定。常用的固定剂是10%的福尔马林溶液,通常需要至少24小时的固定时间以保证组织结构稳定。固定时间不足可能导致组织结构的改变,影响后续分析。

2.切片制备:固定后的标本需进行切片处理。通常会选择标本的不同区域进行切片,以便观察肿瘤与正常组织的界限以及浸润情况。切片厚度通常在4-5微米,这一标准有助于提高显微镜下的图像质量。

3.染色:切片之后,需进行染色处理。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是最基础的染色技术,可帮助识别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的差异。对于特定类型的癌细胞,可以使用免疫组化染色来检测特异性蛋白表达。

4.病理分析:经过染色的切片需由专业病理学家进行显微镜检查。这一步骤涉及评估肿瘤的分级、侵袭深度和淋巴结扩散等。

5.遗传检测:现代医学中,进一步的遗传检测如EGFR突变或ALK重排检测,能够提供对靶向治疗方案的指导。这些检测需从已处理好的标本中提取DNA或RNA。

按照以上步骤处理肺腺癌周围型癌标本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组织信息,为准确的病理诊断和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应注意的是,标本处理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对最终结果有着重要影响,任何疏忽都可能导致误诊或延误治疗。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