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发病机制:脑水肿的发生通常是由于血脑屏障受损、脑组织损伤或代谢异常引起。这会导致脑部液体平衡失调,从而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
2.风险因素:手术后的炎症反应、术中操作导致的脑组织损伤和术后感染等因素均可增加脑水肿的风险。手术本身也可能使这一风险上升。
3.症状表现:早期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意识模糊等。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发展为昏迷、抽搐,甚至危及生命。
4.诊断与监测:CT或MRI成像常用于确认脑水肿的存在及其严重程度。持续监测颅内压变化也是判断病情的重要方法。
5.治疗措施:治疗重点在于降低颅内压,以防止进一步损害。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使用药物如甘露醇、利尿剂,还可能采用手术减压。
虽然脑水肿是一种严重并发症,但通过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可以减少生命危险。在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为重要,以便迅速采取必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