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粪便常规检查:检测是否存在感染性病原体如细菌、病毒或寄生虫,判断是否有炎症细胞或潜血。
2.血液检查:包括全血细胞计数和电解质水平,评估是否有贫血、感染迹象或电解质失衡。
3.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这些指标可以帮助识别机体是否存在炎症反应。
4.肠道影像学检查:如腹部超声、CT或MRI,可用于排除结构性异常或肿瘤。
5.结肠镜检查:通过直观观察和活检,有助于诊断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以及其他结肠病变。
6.乳糖耐受试验:在怀疑乳糖不耐受时,通过测定乳糖摄入后血糖变化确认诊断。
7.小肠吸收功能试验:如D-木糖吸收试验,用于评估小肠的吸收功能。
若发现任何异常,需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史进行综合分析,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及时就医和进行专业评估,对于长期腹泻的病因明确和有效治疗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