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糖尿病
糖尿病是导致多尿的常见原因之一。当血糖水平过高时,肾脏通过尿液排出多余的葡萄糖,从而引起渗透性利尿,表现为尿量增加。如果同时伴有乏力、口渴、体重下降等症状,应尽早检查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
2.尿崩症
尿崩症是一种由于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或肾脏对其反应异常所致的疾病,表现为大量稀释性尿液的排出。此类患者即使摄入极少的食物,也会因水分代谢紊乱而出现频繁排尿。
3.饮水过多
即使没有进食,如果短时间内大量饮水或饮用含咖啡因或酒精的饮品,也可能刺激尿液生成。有些人可能因心理因素导致强迫性饮水,医学上称为原发性多饮症。
4.泌尿系统感染
膀胱炎或尿道炎等泌尿系统感染可引起尿频、尿急等症状。这种情况下,尿液中可能伴有脓细胞、红细胞或异味,但通常不会显著增加尿量。
5.精神压力
精神紧张、焦虑状态可能导致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引起膀胱敏感性增加,表现为尿频。这种情况通常与实际尿量增加无关。
6.药物作用
一些利尿剂或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可能导致频繁排尿。一些非处方药物也可能有类似副作用。
出现上述情况,应当结合是否存在其他症状如口渴、乏力、体重变化或者尿液颜色异常等,并及时就诊,通过血液、尿液检查及其他必要的辅助检查明确病因,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