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梗阻的肠系膜漩涡征是什么含义

2025-07-12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王晶敏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病情分析:肠系膜漩涡征是小肠梗阻的一种影像学特征,通常通过CT扫描来识别。这一征象指的是肠管及其相应的血管在影像上呈现出一种漩涡状或螺旋状排列,常见于肠扭转或某些类型的闭袢性肠梗阻。以下是关于肠系膜漩涡征的详细说明:

1.发生机制:当肠管发生扭转时,肠系膜和其中的血管会随之扭曲,形成漩涡样的外观。这种结构性改变可以导致血流受阻并加重梗阻情况。

2.影像学表现:通过腹部CT检查,可以观测到肠系膜内的血管呈现出漩涡状排列,同时周围可能伴随扩张的肠管和积液。这种特征是诊断小肠扭转的重要依据。

3.临床意义:肠系膜漩涡征的出现往往提示存在潜在的严重病变,如肠扭转,因此需要进行迅速的诊断和治疗干预,以防止进一步的肠道损伤或坏死。

及时识别和处理肠系膜漩涡征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风险,提高患者预后。同时,对于怀疑有小肠梗阻的病例,需尽早进行影像学评估以确定是否存在此类特征。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