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优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初始诊断:在诊断阶段,通常进行一次腰椎穿刺以检测脑脊液中是否存在癌细胞,这是评估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情况的重要步骤。
2.预防性治疗:由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有相当高的风险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因此即便脑脊液初检结果正常,仍可能需要常规进行预防性腰椎穿刺。预防性干预通常包括每2至4周一次的鞘内化疗。这一阶段的合计次数可能在5到10次或更多,具体依据个体化治疗方案而定。
3.中枢神经系统复发或受累:如果检查发现中枢神经系统已经受累,或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复发,可能需要增加腰穿的频率和次数,用于直接向脑脊液中施加化疗药物。
4.整个治疗周期:治疗周期可能长达两年甚至以上,期间根据患者的反应和监测结果,腰穿的具体次数将进一步调整。
这种程序在确保治疗效果的同时,也帮助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复发的风险。医生会根据治疗进程和健康状况决定最适合的程序和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