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风湿免疫科
1.急性期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或吲哚美辛,这类药物可迅速缓解疼痛和控制炎症。
秋水仙碱:尤其适用于NSAIDs不耐受或存在禁忌的患者,但可能出现胃肠道反应,须按医嘱服用。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适合急性严重发作且其他药物无效时使用。
2.降低血尿酸水平的长期管理:
尿酸生成抑制剂:如别嘌呤醇,通过减少尿酸的生成来降低血尿酸浓度。
促尿酸排泄药:如非布司他,可通过促进尿酸排泄减少体内尿酸积聚。
血尿酸目标值:通常建议将尿酸水平控制在300微摩尔/升以下,以防止再次发作和尿酸盐结晶沉积。
3.饮食与生活方式调整:
限制高嘌呤食物:减少红肉、动物内脏、海鲜等摄入。
控制酒精摄入:尤其是啤酒和高果糖饮料,避免增加尿酸水平。
增加水分摄入:每天饮水量应达到约2-3升以促进尿酸排泄。
维持健康体重:超重或肥胖会增加痛风风险,逐步减重非常重要。
4.并发症预防:
经常监测尿酸水平:定期进行血液检查,观察治疗效果。
防止肾脏损害:痛风可导致尿路结石或慢性肾病,应注意肾功能的保护。
关注心血管健康:痛风与高血压、高脂血症等代谢性疾病关系密切,应积极筛查和处理相关风险因素。
规范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能够显著缓解痛风急性发作并降低复发率,同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远期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