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发生率:子宫脱垂多见于经产妇,尤其是多次分娩、分娩损伤或者高龄产妇。据统计,每五位50岁以上的女性中约有一位会经历不同程度的子宫脱垂。
2.分级描述:
一级:子宫颈降至阴道口附近,但尚未露出阴道口。
二级:子宫颈部分露出阴道口,但仍在小阴唇内。
三级:整个子宫颈及部分子宫体脱出阴道口外。
3.症状表现:患者常感到下腹部沉重感、坠胀感,并伴有腰骶部酸痛。在严重情况下,行走、排尿、排便均可受到影响,甚至引起感染、溃疡等并发症。
4.诱因分析:多次分娩、产后恢复不良、慢性咳嗽、肥胖、便秘等都会增加腹压,从而导致盆底肌肉和韧带的负担加重,引发子宫脱垂。
5.治疗方式:
保守治疗:包括骨盆底肌肉锻炼(如凯格尔运动)、佩戴子宫托等。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病例,可选择手术修复盆底结构,如阴式子宫切除术或子宫悬吊术。
重要的预防措施包括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长期站立和提重物、多做盆底肌肉锻炼等。定期妇科检查也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子宫脱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