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刺是什么意思

2024-09-13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病情分析:穿刺是一种医疗操作,主要目的是通过插入针或其他器械进入体内的空腔、组织或器官来采集样本、排出液体或进行治疗。

1.穿刺的类型:

诊断性穿刺:用于采集体液或组织样本,以便进行实验室检测,如脑脊液穿刺(腰椎穿刺)和胸膜腔穿刺。

治疗性穿刺:用于排出积液或减轻压力,如腹腔穿刺可以排出腹水,关节穿刺可以排出关节腔内的积液。

导管插入:如中心静脉导管插入,通过穿刺静脉以便长期输液或药物治疗。

2.穿刺的常见部位及适应症:

腰椎穿刺:主要用于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膜炎、多发性硬化等,也可用于麻醉。

胸膜腔穿刺:用于诊断或治疗胸膜腔积液、气胸等。

腹腔穿刺:用于诊断或治疗腹水、腹腔感染等。

骨髓穿刺:采集骨髓样本,用于诊断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贫血等。

3.穿刺操作步骤:

定位:根据需要穿刺的部位,确定准确的穿刺点。

消毒和麻醉:局部消毒穿刺区域,并根据需要进行局部麻醉。

穿刺和抽取:使用针或穿刺器具进行穿刺,抽取所需的液体或组织。

后处理:完成穿刺后,对穿刺点进行护理,避免感染。

4.穿刺的潜在风险:

感染:尽管采取了严格的无菌操作,仍有微小的感染风险。

出血:某些情况下,可能引起局部或内部出血。

疼痛和不适:大多数穿刺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疼痛和不适,通常是暂时的。

穿刺操作在医学中应用广泛,具有重要的诊断和治疗作用。虽然穿刺有一定的风险,但通过专业医护人员的操作和充分的术前准备,可以将这些风险降到最低。在接受任何穿刺操作之前,最好与医生详细讨论其必要性、具体过程和可能的风险。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