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诊断与评估:
通过体格检查、血液化验、腹部X光片或CT扫描确认结肠穿孔的位置和严重程度。
若患者出现剧烈腹痛、腹胀、发烧等症状,应立刻考虑结肠穿孔的可能性。
2.稳定病情:
使用静脉输液补充体液,维持血压和电解质平衡。
根据需要给予抗生素,以预防或控制感染。
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和呼吸频率。
3.手术选择:
单纯修补:适用于单个小的穿孔,通过缝合修补破损处。
部分结肠切除:若穿孔较大或伴随严重感染、坏死,需切除受损结肠部分,再进行吻合术(将健康的结肠两端缝合在一起)。
造口手术:当存在广泛感染或炎症时,可能需要临时或永久性结肠造口,将结肠末端缝合到腹壁,排泄物经由腹壁外的袋子收集。
4.术后护理:
持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预防术后并发症如感染、出血或吻合口漏。
管理疼痛,提供营养支持,有助于加速恢复。
根据需要调整抗生素治疗方案,预防细菌感染扩散。
5.长期管理:
定期复查以监测康复情况,预防复发。
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增加纤维摄入,减少结肠压力,预防再次发生。
尽早发现和治疗结肠穿孔至关重要,以避免严重并发症和提高生存机会。手术后的护理和生活方式调整同样重要,有助于加快康复和维护长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