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大椎穴:
位置: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方凹陷处。
作用:具有疏风散寒、通阳理气的功效,是治疗感冒、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穴位。
2.肺俞穴:
位置: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作用:调理肺经气血,缓解咳嗽、哮喘、咽炎等症状,同时对增强人体免疫力有帮助。
3.膈俞穴:
位置:在背部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作用:具有宽胸理气、活血化瘀的功能,可用于治疗胃肠不适、胸闷、气短等问题。
4.心俞穴:
位置:在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作用:主要用于调理心脏,缓解心悸、失眠、胸痛等症状,有助于改善心脏功能。
5.脾俞穴:
位置:在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作用:具有健脾和胃、利湿化痰的效果,对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问题有辅助治疗作用。
在进行三伏贴治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避免在皮肤破损或过敏区域使用。
每次敷贴时间一般控制在30分钟至2小时之间,具体时间应根据个体耐受情况调整。
敷贴期间若出现明显的不适反应,应及时取下并用清水冲洗皮肤。
方法虽有效,但并不适合所有人群,特别是孕妇、严重心脏病患者、高热者等特殊群体应慎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