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缺血性中风

2024-10-05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病情分析:缺血性中风是由于脑部某一部分血流供应突然中断,导致该区域的脑组织发生缺氧和损伤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病。

1.成因:主要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脑血栓形成是由脑内动脉硬化斑块破裂后,血小板聚集形成血凝块,引起局部血流阻塞。脑栓塞则是由体内其他部位产生的游离血栓或脂肪等物质脱落,随血液流到脑部并阻塞血管。

2.临床表现:包括突然出现的单侧肢体无力或麻木、语言障碍、视力模糊、眩晕、行走困难和平衡失调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这些症状通常在几分钟到几小时内迅速发展。

3.诊断:依靠临床症状、体格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或MRI。CT可以快速排除出血性中风,而MRI对识别早期缺血性中风更加敏感。超声波检查、心电图和血液检测也有助于明确病因和评估风险因素。

4.治疗:急性期治疗重点是恢复血流,如使用溶栓药物静脉注射阿替普酶,但需在发病后的3-4.5小时内进行。对于部分严重病例,可能需要通过手术进行血栓取出。预防性治疗则包括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以及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

5.预后与康复:缺血性中风的预后取决于受累脑部区域和损伤程度。早期干预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预后。康复过程可能涉及物理治疗、语言治疗和职业治疗,需要持续的医学随访和多学科协作,以提高生活质量和功能恢复。

注意危及生命的突发症状,如突然单侧肢体无力或麻木、言语不清,应立即就医。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是预防缺血性中风的有效措施。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