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肌张力是指肌肉抵抗被动拉伸的能力。正常情况下,肌张力适中,既不松弛也不过度紧张。当肌张力升高时,肌肉会变得异常僵硬,难以放松。这种情况在医学上称为痉挛性肌张力增高或高张力。
2.高肌张力的主要原因包括脑卒中、脑瘫、多发性硬化、脊髓损伤等。这些疾病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无法正常调节肌肉的张力。以脑卒中为例,据统计,大约30%至80%的中风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肌张力增高。
3.临床表现方面,高肌张力患者在尝试移动四肢时会感受到明显的阻力,尤其是在快速移动时。常见症状包括关节僵直、活动范围受限、肌肉痉挛和疼痛。例如,多发性硬化患者中有约60%至90%的人会经历这种问题。
4.诊断通常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以及特定的神经功能测试进行。医生可能会使用改良的Ashworth量表评估肌张力情况,该量表从0(无肌张力增加)到4(极显著的肌张力增加)分级。
5.治疗方法多样,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干预。药物如巴氯芬、地西泮等可以帮助减轻肌肉痉挛。同时,物理治疗师可通过特定的运动和牵伸技术帮助患者改善肌肉柔韧性和功能。某些情况下,外科手术如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可以有效缓解症状。
四肢肌张力高通常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异常引起的,不仅影响日常生活,还可能导致长久的功能障碍。及早识别和治疗对于改善预后和提高生活质量非常重要。